彩旭阁 >风水知识 >易经入门

曾仕强讲易经:为什么说老子是通神的而不是神通

 4851 这个很简单、通神指的是明白天地万物大自然的规律!而神通指的是呼风唤雨的法术,老子主要的成就是创造了道家!他虽然在传说中是太上老君3746的转世!但是在任何版本的神话传说当中,他都是没有法术的。用现代的话来说、他只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

结合老子三章写一篇感想

  [《老子心解》读后感(三)]五老子给人类开出的药方只有四个字:“修道,养德”大道至简至易?《老子心解》读后感(三)?这个药方比霍金的药方要切实可行?但是老子在论道时告诉天下人:“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所以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洋洋五千言。5919但还是让人感到“若昧”,“若退” “若纇”,有一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我者希”的感觉?其实,“被褐而怀玉”的老子已经尽力了 他把如何修道。如何养德的基本方法已经散落到五千言的各个角落?老子的“有无相生”是在告诉天下人:“无”不仅能生“有”!“有”还能生“无”、人是“有”、所以人能生“无”,“无”是什么。“无”就是“天下母”、“无”就是“一”,“无”就是“朴”!得“无”就是得“道”?得“道”并不难 因为“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这不是拟人而是真实?要想得道,首先、要“涤除玄览”(《道德经》第十章)!清心寡欲?排除一切杂念。排除“令人目盲的五色”,“令人耳聋的五音”令人口爽的五味”?“令人心发狂的驰骋畋猎”(《道德经》第十二章)还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等等!只有排除杂念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才能“宠辱不惊”?才能“致虚极、守静笃”。因为“重5410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如果万物“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 天7834下将自定”?其次?是如何养德?修道之养德与我们现在的道德修养有所不同?修道中的养德与得道后的养德也不相同?现在的道德观基本遵照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原则,而老子却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 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0126乱之首”(《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老子的这种说法并不是象庄子那样贬低儒家的“仁”?“义”。“礼”。相反,老子认为大道被废之后 只有“仁”、“义”,“礼”才能支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礼”是忠信的不足也是祸乱的开始 当一个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连“礼”都抛弃了的时候 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是一个野蛮人!一个没有人性的民族!一个丧心病狂的国家?在彬彬有礼的表象下干出“烧,杀!抢?掠的野兽勾当、那么老子为什么又提出要“绝仁弃义”呢,这是修道的需要,而不是大道废了以后的需要 现在的道德观要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智者治国,而老子却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 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老子称修6136道之德为“玄德”,有人认为这是老子的“愚民政策”!也对!但从整章的意思来看?这是修道的需要!而不是治国的需要!现在的人们要求一个人从娘胎里就要学习 历经学前班!小学、中学 一直到大本乃至研究生!博士生?而且要“活到老学到老”!而老子却认为“为学!日益。为道 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范曾先生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贴近老子:“2394这段话的标点?历来之学者作‘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使自己的解释陷入困境!其实老子的意思是必须和前面一章连起来看!才能明白……?”(《老子心解》35页)老子不仅要“为道 日损”?他甚至要“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当然老子也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报怨以德”与我们现在的道德观差不多一致。这是修道中的养德?得道之后!养德也非常重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 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2880其耳目 0424圣人皆孩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一条 除了得道后的“圣人”可以做到,一般的“凡人”是很难做到的?善良的人我对他1863也善良这条能做到、但不善良的人我也要对他善良就很难做到.守信用的人我对他也守信易做到、但不守信的人我也要对他守信就很难做到!读后感《《老子心解》读后感(三)》,老子把这两条列为“德”的高度来认识 说明对得道后的“圣人”要求很高。“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 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7955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这些都是对得道后的“圣人”之“德”的高要求!其三才是怎样修道、老子关于如何修道的总纲只有老生常谈的两句话:1:“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一句话讲的是“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这是自然法则!与第二句话相对应也称为“顺”!象溪8881水一样从高处到低处顺流而下,第二句话讲的是“反”也就是“返”!是“逆”!是“倒”或称“颠倒”?是道的法则、也就是说!把第一句话给它“8817反”过来?“逆”过来?“倒”过来?“颠倒”过来!就能得到真一混沌之气、也就是能得“道”。正如古人所言:“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只要在中间这个地方颠倒过来?凡人就能成仙人。在具体谈这个问题之前 不得不温习一下老子的第四十一章。老子把人们对“道”的态度上分为三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前两种“上士”?“中士”不必多言,这第7708三种“下士闻道、大笑之”!笑什么、是开怀大笑。微笑?还是嘲笑、好像不是赞许的笑。应该是嘲笑!至少是冷笑!为什么笑,因为老子的“道”太可笑了!原来是这么个玩法 根本不可能!简直是耍笑天下人!怎么笑都无所谓 “不笑不足以为道”!还是看看老子是怎么说的吧?其实 老子的“反”!“逆”!“颠倒”的那个“中间”正在人体的中间?也就是性器官的位置?老子在第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玄牝之门”有很多译法。前面提到的河上公说是“口。鼻”为玄牝,不靠谱,现代有人译成“奥妙母性的生殖之门”!后者比前3926者显然进步了不少 似乎也不对!在这里老子的8536话并不隐晦,直译过来就是“玄牝之门 说的是天根和地根”?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玄牝之门”说的就是男根女根 即男女性器官?第三十二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民莫之5993令而自均”!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顺”,我们知道,人类可以通过性达成人类的生息繁衍!古人认为,男人虽然为阳,但不是纯阳,阳中有阴。名真阴,藏于肾、1672女人虽然为阴但也不是纯阴 阴中有阳?名真阳 也藏于肾。这就是“负阴而抱阳”。男女交合时,真阴随2304精入女体?与女体真阳相遇!遂成真一混沌之气!这就是“冲气以为和” 遇真一混沌之气的男女双方瞬间挣脱宇宙的一切束缚进入虚空 呈无人无我?天人合一、实现《道德经》第廿五章之“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状态。甘露者,真阴真阳也、平民百姓人人可得、这也是老子所谓“二生三”的过程?孕育后所产婴儿因秉父母真一之气,虽属凡胎 但其在婴儿未孩之前真一之气充盈,精之至?和之至也、也就是老子所言“含德之厚”这一时期、婴儿舌抵上腭?骨弱筋柔而双手握固----正在练功呢。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是不敢螫?不敢据、不敢抟也。不知男女交合之事但小生殖器能勃起,整天嚎哭而嗓子不哑,此乃小神仙也!后来!父母 再后来、亲人,教他说话。让他懂得大人的意思……、再后来。学会认字!学会数数,逐渐有了知识?有了智慧。“为学,日益” 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从婴儿之已孩开始?由于智慧不断提高 知识面的不断扩展?真一之真阳之气渐减?阴气渐升、男16岁。女14岁左右!阴阳各占一半、人也进入成年。再以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阳气又减,阴气又升?阴盛阳衰……?当阳气消耗殆尽的时候!便变成一团阴气随风而去 这就是“顺”!“逆则仙”,就是在男女交合的时候 男人的真阴之气不送给女体、反过来把女人之真阳之气设法“盗”过来。故有“道”者“盗”也之说?男人遂得先天真一混沌之气 这就是得“天5026下母”?这就是得“一”!得“朴” 得“道”!于是乎便可以“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无为而无不为” “治大国若烹小鲜”、于是乎便会觉得人类的智慧是何等渺小?于是乎会看到人类的能力是何等有限。于是乎会觉得自己是何等自在 何等神通……等等,等等。其具体做法老子没有详细论述,故不敢饶舌!但6206有一条必须说明:绝不是“房中术” 〔《老子心解》读后感(三)〕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感情上遇人不淑的手相

易经是写的是什么

  孔子对于《易》及其卜筮态度、   其一。孔子起初只把《易》看作卜筮之书 却并不主张卜筮!认为缺乏智谋的人才频繁卜筮!他以前也是这样教授弟子的?易经讲的是什么所以 当看到老师“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贺”时,作为学生的子赣(即子贡)觉得老师前后矛盾,因而才迷惑不解地询问!孔子不仅指出他理解上的错误。而且耐心地开导他,指出《易》一书产生于“纣乃无道,2919文王作”的年代!是周文王“讳而避咎”之作、反映了文王的仁义思想(“文王仁”)和忧国忧民意识(“其虑”),孔子是“乐其知(智)”、赏识蕴藏在《易》一书里的文王之智才“好《易》”的,   其二?孔子“晚而好《易》”?0004并一度热衷于占筮 这从“吾百占而七十当”一语可以看得出、   年轻时不主张占卜的孔子,为什么老了却又热衷于占笟了呢!这大概与孔子50岁后,尤其是在周游列国时所经历的人生坎坷和挫折有关?在到处碰壁?壮志难酬的境况下!孔子一度感到力不从心?吉凶难料!因而不得已利用《易》来占卜!看看运气如何。这其实与他以前所教导学生的“知谋远者、卜筮之繁”也正相吻合。表明即使使圣贤。在遭遇坎坷?陷人穷途末路之际?也会一时陷人迷茫而求助于占卜!     其三?一度频繁地占筮使孔子对《易》不时翻阅、详加研究!反复玩味!以至于“韦编三绝”、最终珲解了《易》的本质!从而“不安其用而乐3311其辞”?即不满足于卜筮而喜欢其文辞了,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孔子形成了对《易》的全新认识!发现《易》有“古之遗言”?即文王遗教,在孔子看来、“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辟咎 然9606后《易》始兴也”,这与《论语•八佾》所记载的孔子关于“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之感叹?正相吻合,正是在“古之遗言”里。孔子发现了《易》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即“故《易》刚者使知瞿,柔者使之刚、愚人为而不忘、x人为而去诈”!9635这也就是孔子所认可的《周易》之“德义”所在?   其四,孔子发现《易》所蕴含的“德义”后!就把“德义”认作《易》之本质,因而放在首要的位置!易经讲的是什么这从他一再强调“《易》?我后其祝卜矣 我观其徳义耳也”,就可以看出来、尽管如此,孔子也并不否定卜筮?只是把卜筮放在次要的地位 即“我后其祝卜矣”,孔子将《4586易》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即“赞”?“数”、“德”,并认为:“幽赞而达乎数。明数2951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X之而未也 好之而非也!”可见?“德”在三者中域于最高的层次、是《易》的本质之体现?没有达到这个层次均为“史巫之筮” 均未洞悉《易》之思想真髓   其五。孔子在洞悉《易》的德义本质后,虽然并不否定卜筮!但强调以5815德行仁义来求福求吉!而把卜筮视为最后的选择:“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 仁义焉求吉 故卜筮而希也!   祝巫卜筮其后乎?”这与其以前对于弟子关于“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繁”的教诲,是完全一致的,可见?在这一点上?孔子学《易》之前与学《易》之后的认识 是一以贯之的?在孔子看来 没有德行的人,神灵也4424不会去帮助他?所以这种人也不必占筮,诚如《论语•7972子路》所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由于孔子晚年特别喜好《易》?以至达到着迷的程度 所以他留下了大量关于《易》的言论、其8352中的一部分一直保存到现在,它们和其他西汉以前古书中连续记载的有关1978孔子的文献一样!并非假托、当为《论1461语》一类的文献,鲜为人知的是?孔子晚年(很可能在68岁返鲁之后)、曾对成于他之前的几种《易》文献进行过系统整理和研究?并为之作序?   马王堆......余下全文>>,易经是老子写的吗感情不顺利怎么破解

易经是写的是什么

  孔子对于《易》及其卜筮态度、   其一。孔子起初只把《易》看作卜筮之书 却并不主张卜筮!认为缺乏智谋的人才频繁卜筮!他以前也是这样教授弟子的?易经讲的是什么所以 当看到老师“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贺”时,作为学生的子赣(即子贡)觉得老师前后矛盾,因而才迷惑不解地询问!孔子不仅指出他理解上的错误。而且耐心地开导他,指出《易》一书产生于“纣乃无道,2919文王作”的年代!是周文王“讳而避咎”之作、反映了文王的仁义思想(“文王仁”)和忧国忧民意识(“其虑”),孔子是“乐其知(智)”、赏识蕴藏在《易》一书里的文王之智才“好《易》”的,   其二?孔子“晚而好《易》”?0004并一度热衷于占筮 这从“吾百占而七十当”一语可以看得出、   年轻时不主张占卜的孔子,为什么老了却又热衷于占笟了呢!这大概与孔子50岁后,尤其是在周游列国时所经历的人生坎坷和挫折有关?在到处碰壁?壮志难酬的境况下!孔子一度感到力不从心?吉凶难料!因而不得已利用《易》来占卜!看看运气如何。这其实与他以前所教导学生的“知谋远者、卜筮之繁”也正相吻合。表明即使使圣贤。在遭遇坎坷?陷人穷途末路之际?也会一时陷人迷茫而求助于占卜!     其三?一度频繁地占筮使孔子对《易》不时翻阅、详加研究!反复玩味!以至于“韦编三绝”、最终珲解了《易》的本质!从而“不安其用而乐3311其辞”?即不满足于卜筮而喜欢其文辞了,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孔子形成了对《易》的全新认识!发现《易》有“古之遗言”?即文王遗教,在孔子看来、“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辟咎 然9606后《易》始兴也”,这与《论语•八佾》所记载的孔子关于“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之感叹?正相吻合,正是在“古之遗言”里。孔子发现了《易》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即“故《易》刚者使知瞿,柔者使之刚、愚人为而不忘、x人为而去诈”!9635这也就是孔子所认可的《周易》之“德义”所在?   其四,孔子发现《易》所蕴含的“德义”后!就把“德义”认作《易》之本质,因而放在首要的位置!易经讲的是什么这从他一再强调“《易》?我后其祝卜矣 我观其徳义耳也”,就可以看出来、尽管如此,孔子也并不否定卜筮?只是把卜筮放在次要的地位 即“我后其祝卜矣”,孔子将《4586易》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即“赞”?“数”、“德”,并认为:“幽赞而达乎数。明数2951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X之而未也 好之而非也!”可见?“德”在三者中域于最高的层次、是《易》的本质之体现?没有达到这个层次均为“史巫之筮” 均未洞悉《易》之思想真髓   其五。孔子在洞悉《易》的德义本质后,虽然并不否定卜筮!但强调以5815德行仁义来求福求吉!而把卜筮视为最后的选择:“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 仁义焉求吉 故卜筮而希也!   祝巫卜筮其后乎?”这与其以前对于弟子关于“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繁”的教诲,是完全一致的,可见?在这一点上?孔子学《易》之前与学《易》之后的认识 是一以贯之的?在孔子看来 没有德行的人,神灵也4424不会去帮助他?所以这种人也不必占筮,诚如《论语•7972子路》所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由于孔子晚年特别喜好《易》?以至达到着迷的程度 所以他留下了大量关于《易》的言论、其8352中的一部分一直保存到现在,它们和其他西汉以前古书中连续记载的有关1978孔子的文献一样!并非假托、当为《论1461语》一类的文献,鲜为人知的是?孔子晚年(很可能在68岁返鲁之后)、曾对成于他之前的几种《易》文献进行过系统整理和研究?并为之作序?   马王堆......余下全文>>,易经是老子写的吗感情不顺利怎么破解

《易经》中的《象》是谁写的吗?

  《易经》的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   而楼主所言的《象》指的是《象传》,它属于《易传》,并非《易经》里的书.《易传》“最早不能过战国之末。最迟也不能过两汉之末 《象传》分大象、小象,大象仍是对卦6650的解释,不同于《彖传》的是将六爻还原成三爻的八卦!从八卦象征的事物来说解全卦。小象则以各爻的位置来解释每一爻辞,相传《易传》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但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顾颉刚认为是谣传,但作者也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考证不详.   《易经》和《易传》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瑰宝_《周易》   下面一个网站详细了介绍了有关易学的知识,可以参考参考.,感情不顺怎么化解

《易经》是什么时候写的?谁写的?

  《易经》的作者   “易更三圣”,这是秦,汉以后的作者。对于上古形成易学传统者公认的定说?也是我们现在开始研究易学者必须先得了解的问题,   秦!汉以后 儒家学者的共同认定!开始画八卦的。是我们的老祖宗伏羲氏!演绎八卦的,当然是周文王!发扬易学6860精义的?便是孔子 因此说“易更三圣”、就是指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传述者孔子?事实上 文王演卦而作“卦辞”、他的独生子周公又祖述文王的思想?而发扬扩充之?便便著了“爻辞”、为什么三圣之中却不提到周公呢。据5922汉儒的解释!根据古代宗法的观念。父子相从,因此三圣之中便2653不另外提到周公了!关于这个问题,如此结案 是否公允而有理。还是很难认定?   开始画卦的。当然是伏羲,这是毫无疑问的事!经过文王演卦,周公祖述,孔子发扬以后。硬要赖掉周公在文体学术上的功劳。恐怕孔子梦对周公时,于心难安,同时,又轻易地溜掉“更三圣”的这个“更”字、也不应该?古文更字又有曾经的意思,所谓“易更三圣”才。是指易学经过三位圣人学者的整理 才得发扬光大、   由伏羲画八卦开始,到了商,周之际?再经过文王、周公 孔子三圣的研究和著述?才建立了《周易》学术思想的系统。因此,可知“易更三圣”一语。严格的说!应该是对《周易》一书而言。如果说对所有易学系统来说!硬拉下伏羲来凑合三圣。似乎有点牵强?连带这个问题而来的,便是“文王演易”和重复演绎为六十四卦的问题了。    伏羲画卦,这是古今公认的事实。由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却有四种说法:(一)认为六十四卦也是伏羲所排列的?(二)有的认为六十四卦也是文3829王的演绎、(三)认为由八卦重复排演成六十四卦的是神农氏,(四)认为重复演卦的人是夏禹,主张第一说的!以王弼(辅嗣)等为最有力?主张第二说的是司马迁等!主张第三说的是郑玄等?主张第四说的是孙盛等   要把这四种说法加汉考据确定?实在不容易,而且几乎是绝不可能的事 至于认定重复卦象的人是周文王?大概是从“文王演易”这个“演”字。不能硬说就是演绎六十四卦的涵义,只能说是对1880《周易》一书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和方式 以及《周易》书中对卦爻辞的演义而言,这是无可否认的、都是文王的杰作,至于伏羲画出的卦象,它的原来次序程式究竟是如何排演的、为什么《连山易》的排列以艮卦为首。《归藏易》的排列为什么以坤卦为首等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王辅嗣的主张!认为重复排7864演六十四卦者!仍是伏羲的创作。这是最0193为有理的?   《十翼》的作者及其他   研究易学?都须知道有汉儒郑玄所提出的《十翼》之说!“翼”,当然是羽翼的意思,《周易》一书的内容?有十种论著、都是辅翼易学?发扬而光大之的主要著作。这便是:①上经6004的彖辞?②下经的彖辞。③上经的象辞。④下经的象辞?⑤《系辞7132上传》?⑥《系辞下传》。⑦《文言》?⑧《说卦传》 ⑨《序卦传》 ⑩《杂卦传》 这是郑氏对于《周易》内容所作的分类范围?凡欲研究易学者 应当先加了解、   至于有关《十翼》的作者问题!大致说来!又有三种异同的见解!   一般的认定!《十翼》都出于孔子的手笔,这是传统的观念、完全是从尊孔的意识出发的,   其次!认为文王1855作卦辞!当然没有问题 但是象辞也是周公的著作。并且根据《左传》中“韩宣子适鲁 见易象”说:“吾乃知周公之德”的话 更0163为有力的佐证、汉末的学者马融!陆绩等。都同意主张此说、   事实上,象辞与彖辞对卦象2460的论断?有许多地方,彼此互有出入?实在难以确认同是一人的观点,复次、除了象辞、彖辞以外!关于《系传》以及《序卦》 《说卦》等篇?不但它的文词 思想?处处有先后异同的论调?严格说来,绝对不能认为都是孔子的手笔 其中有许多观念!可能都是孔子以后后人的著作!或者可以说是孔门弟子们的著作?统统归并于夫子的名下 那也是古代著述中常有的事?!感情不顺手相

老子属于道家学?

是后人6334的说法 !感情不顺的女人面相

《易经》是不是人类写的

  当然是人写的啦.   周文7318王写的《易经》!易经是远古众多圣人(或神人)根据大自然(或天道?生命)的发展变化规律经过很长的年代创作并不断修改而成的?!感情专一男人的八字

《老子》这本书的全文?高悬赏!

  《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4178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 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9593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6752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6680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1948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 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9141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0784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8559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 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 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1656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 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 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 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 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3382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 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693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8593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8827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 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6230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 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5373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8435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 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0008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人军不被甲兵!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 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为而不有?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 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 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 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夸盗,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 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9251章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 和其光 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3664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5767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6507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 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 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8968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2828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 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 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 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7790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 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 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9612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5934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8196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 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感情专一的男人面相

做梦梦到老子穿戏服好像是唱戏是怎么回事?^O^,不是俺爹是老子,就是写道德经那个,梦里认为他是老子

  你梦见老子穿戏服好像是唱戏,这个梦不好?梦见唱戏1728是要死人的?在加上穿戏服唱戏,就更严重了,这就说明你要有最亲近的人离去!!感情冷漠的面相